「台灣沒有電影研究學術機構,就像是一個企業沒有研發部門的技術領導,只憑直覺來生產,靠運氣來銷貨。」

先來看這個新聞。

=================================================================================================================

電影博士少!國片不研究 難以為繼

【台灣醒報╱記者鍾禎祥、張華卿╱台北報導】 2011.09.09 04:09 am


台灣是否需要電影博士?對此,台藝大電影系主任曾壯祥受訪時表示,理論是實務的基礎,若學界沒有持續投入電影研究,今年國片熱潮恐難維持。對此,世新廣電系副教授齊隆壬直言,台灣電影系學生太少,想成立電影博士班難度很高。

中央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林文淇昨天投書《中國時報》,在〈土產博士過剩 電影博士沒半個〉一文中指出,「台灣自1988年以來政府每年提供大筆電影製作輔導金與映演補助金,但是,這麼多年來,土產的電影博士一個也沒有。」

「台灣沒有電影研究學術機構,就像是一個企業沒有研發部門的技術領導,只憑直覺來生產,靠運氣來銷貨。」談到近來的國片熱潮,林文淇在文中以「極其幸運」四個字形容。對此,齊隆壬指出,台灣電影系所一年學生人數不超過5百人,在教育資源分配上自然較不受重視。加上國內教授電影理論的專門師資較少,因此成立台灣的電影博士班是比較有難度的。

為何拍電影需要博士?曾壯祥對記者解釋,研究電影理論、探討電影文化背景能加深整體環境發展,也可間接提供電影產業新方向。他感慨的說,電影潮流變化快速,若缺乏電影理論和研究基礎,「那現在的成功就會像流水一般,最後什麼也不會留下。」

雖然有些業界知名人士如導演侯孝賢、王童與剪接師廖慶松都在大學兼課教書,但曾壯祥卻認為,學校開放技術人士成為專任教授的名額太少,因此業界人才很難穩定在校教書、傳授經驗。

台灣學術界沒有培養本土電影博士的環境,而有實務經驗的電影人要進入校園又太難,曾壯祥無奈的說:「這是一個很荒謬的現象。」

==============================================================================================================

我自己感覺,電影研究的東西確實是很重要的。

有人問說,有了電影博士又如何?我想就跟有了企管博士、行銷博士、文學博士是同樣的道理。

當博士不就是要來教書或做研究,給國家、社會或未來的棟梁新知嗎?我自以為電影的研究常常都是從寫影評開始,很多針對電影研究的論文、書籍,都可以看成長篇的影評。影評是用來做什麼的?當然就是個啟蒙的工具啊!

我當初國高中的時候就很喜歡看電影,學電影的媒介就是看網路上的影評去學。後來接觸了電影研究,發現這也是讓創作者拓展養分的一塊。所以出現了電影博士,就可以培養出更多電影人。如我最喜歡的老師也是南加大電影系畢業的,專長是電影理論,常常跑去當金馬獎評審。聽他講電影真的很有趣,對業界的現象也有很多值得採用的洞見。我現在進入了電影相關研究所深造,立志日後當個電影人,也必須感謝該老師在我身上打下的理論基礎。

台灣現在的電影業界到底問題出在哪?我認為是絕對不缺創作者,但缺乏很多整合資源的製片。現在人還太少,沒辦法達到好萊塢或紐約那種規模經濟的程度。而製片一定要對電影有sense,這類的養成教育更是少不了,更別說是電影生產過程各種專業部門了。看人家紐約,導演有導演系,攝影有攝影系,製片、剪接、行銷、美術、編劇、表演、特效、化妝、配樂、音效這些基本功也都是非常專業的知識。導演和攝影絕對不是買個攝影機來拍就好,電影的編劇跟舞台劇就不一樣,表演也要比舞台劇還收斂,行銷上也跟一般商學院在講的什麼「品牌行銷」八拉八拉的完全不同,更需要對於電影產製過程有一定的了解。有這些專業知識才能培養出夠格的電影人。試問這些專業知識從何而來?當然就是電影研究啊!

不過以台灣電影產業的健全程度,能有個電影系真的就該偷笑了(嘆)。

最後再回到影評,我自己認為這也是電影產業健不健康的指標之一。美國有爛蕃茄網、金酸莓獎,韓國有三本影評專門的雜誌,日本影評還有分門派,泰國影評人則到電影學校教書,教出一堆經常在國際上拿獎、票房屢創新高的創作者。反觀台灣,別說是土產電影學者了,有哪個平面媒體能夠讓普羅大眾認識電影、提供選片指南、門檻低、廠商廣告成分不多的?很少啊!

電影學界與產業動向是密切相關的,只是在台灣真的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白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