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countess    

 

《女伯爵》,法國影星Julie Delpy自編自導自演還自己做音樂的電影作品。竭力幫這個史上惡名昭彰,以處女之血沐浴的惡魔女伯爵翻案,寓情於片之深,可見一斑。

 

Julie Delpy的作法是先以愛情之名,再用政治迫害的野史,給予女伯爵一個自信獨立、不畏男性勢力、勇於追求感情的新時代女性形象。匈牙利的Erzebet Bathory女伯爵在丈夫往生之後,獨立管理領地行政事物,並揮軍抵禦土耳其的侵襲。政治上她有國王的債權,就此保留一定的發言權與政治版圖。就像武則天或柴契爾夫人,是個擁有極強手腕的女性角色。

 

如此強悍的女人,面臨在中世紀強烈的父權、宗教以及政治聯姻的背景,似乎變成極大的威脅。其自由派的作風,相信女巫,追尋慾望,又不見容當時的社會接受。乃至於以男性為主的當權者得知其戀上小他20歲的底敵時,見獵心喜。先是拆散佳偶,後派親信當其情夫,蠱惑其內心殘酷的一面。等到她居然抓狂殺害眾多少女之後,再執行審判,將其打入永不見天日的拘禁之中,並繪聲繪影的塑造出魔女形象。

 

 the_countess03  
 

 

我特別欣賞Julie Delpy以自身的肉體,對比年輕小伙Daniel Brühl(《再見列寧》《惡棍特工》)的畫面處理。面對愛情,人都想表現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偏偏兩人年紀差距甚大,年輕的肉體充滿光澤和魅力,另一個卻徐娘半老。兩相一比,女伯爵抗拒老化的心態不證自明。然我比較不適應的是沈浸愛情中的女伯爵欣喜時如小女孩,哀傷時像躁鬱症一般,又是自殘又是患病又是罵人然後殺人的情形,情緒起伏極大。當然,殺人這點有用劇情鋪陳來合理化,是有心人士在旁挑撥,這不會說不過去。但如果這是在闡述愛情是非理性的本質,那這表現也太直接了點。尤其男女主角對戲時的台詞,時常風花雪月,也是一個直白。

 

片中安排有女巫身份的家僕Anna Darvulia(由《4月3週又2天》的羅馬尼亞演員Anamaria Marinca飾演)來當女伯爵的良心知己,也是片中唯二比較正面的力量(另一個是單純到有點蠢的男主角)。這當然可以看成是同志友善,但隨著女伯爵殺越來越多人,Anna的戲份和健康狀況就越來越低迷,最後死去,或許更可以說是一個女人內心善惡拔河的具現化象徵。

 

其餘的,我倒是很驚訝情感直接的這部片,在殺戮部分卻不太直接。尤其在刑具「鐵處女」出場後,我們直到最後才看到刑具的全貌。或許是Julie Delpy因為翻案的需要,不想也不願太過強調虐殺的部分所致。

 

雖然在敘事上是由男主角Istvan來訴說這麼一個女性的故事,我總覺得Istvan除了賣臉賣肉賣蠢,好像就沒有其他用途。最主要的論述,還是讓Julie Delpy用自己對角色的詮釋來完成。到最後回歸到男人眼紅女人當權,這論點是犀利,卻也迷散在女伯爵身上各樣的表述,導致只能提提陰謀論作罷。整部片稱不上喜歡,但也不討厭就是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白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