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nny_poster  

 

瞿友寧導演的《親愛的奶奶》,有點像是魔幻寫實版的《桃姐》,但以其極度渲染的私密個人情感,這無疑是一部家庭電影。

 


granny03

 

我理解中的家庭電影(home movie),是從以影像作日記的家庭錄影帶(home video)所演變而來的。創作者直接拿自己親人、家庭、朋友作為創作主題,通常帶著極為私密的個人情感。近期內看過最棒的例子,就是是砂田麻美拍攝癌末父親,由是枝裕和監製的《多桑的待辦事項》。而國內許多學生製片也有很多直接拿自己家庭來拍的創作,這也可以算是家庭電影的一種。

 

通常這些家庭電影因為是根據真實故事的再創作,又有創作者濃厚的私密情感在裡面,帶給觀眾的震撼常比其他一般的創作更為劇烈,然侷限也是在此。創作者的人生不一定是觀眾的人生,可能有類似經驗的人會非常動容,但其餘則無動於衷。就像《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九把刀在片中複製出高中大學的青春歲月、暗戀的女孩與那群死忠兼換帖的死黨,但感覺上是做給自己親友(兼向所有觀眾炫耀自己)的回憶,觀眾難免有進入障礙。照這樣看來,《親愛的奶奶》也有同樣的問題。

 

 
 granny01  

 

作品的結構很特別,採雙重倒敘。開場,妻子(李千娜飾演)準備年菜、阿達(柯宇綸飾演)撰寫祭文。這段可以見到整個家庭關係現在的樣貌:夫妻、母親(林美秀飾演)、兩個小兒子、一個大兒子,旁人都看不見的奶奶在廚房,不落痕跡的指點孫媳做菜。這段過後就是第一次倒敘,崔友寧藉由阿達的口,開始回溯奶奶生前的身影。一次奶奶被騙,用計找到歹徒家大鬧,被送進警局。這段相對前一段,除呈現奶奶倔強的性格和壓抑的情緒,也負責帶出這個家過去的樣貌:阿達、阿達女友(也是後來的妻子)、母親、奶奶。旁白的主角納悶奶奶將難過壓抑下來,從這裡開始第二次的倒敘。

 

第二次倒敘藉由幾個主要事件中,奶奶和阿達、母親的互動,將這個家所有成員的內心層次都描繪出來。阿達出車禍,奶奶擔心到自己的病都不管了,又對請假照顧阿達的母親大小聲。阿達得知女友懷孕,回家偷翻衣櫃找錢,竟翻到父親死亡的真相。阿達去片場實習,結識女友,也想到奶奶和自己小時候。那時母親和廠裡同事搞曖昧,奶奶發覺又氣不過流言,憤而帶小阿達去看真人電影,無意間開啟阿達對電影的興趣。而這第二次倒敘最終的部分,則是那個淹水的颱風夜。父親往生的噩耗傳來,奶奶想放母親改嫁,母親不肯,兩個女人決議相互扶持。瞿友寧的用意很明顯,以衝突開始,用溫馨結尾。

 

granny05

 

我很喜歡瞿友寧對於亡者的設計。意外往生的父親(張世飾演)總是會在各個重要時刻出現,在其他角色的視線裡守護著這個家每一個人。死亡並不是消失,而是活在親愛家人的心裡。從警局回到家,阿達在餐桌上坦承未婚懷孕,讓母親和奶奶無言以對。這時候出現了四個父親,各自都代表著三個人不同的想法:阿達看到父親安慰奶奶和媽媽,媽媽和奶奶看到老公/兒子對阿達非常失望。單單一個畫面就能呈現各角色不同的心理狀態,這也是全片最精彩的一場戲了!

 

說實在的,二次倒敘的部分,這幾個大事件彼此的連結似乎都不太夠。或許人在回憶都是一個接著一個出來,沒有太多固定脈絡,但是這種很跳躍式的編排只會讓觀眾的觀影情緒在不對的地方斷裂,反而達不到應有的凝聚功效,觀影者如沒有和創作者有雷同的經歷,戲劇效果就會因此而大打折扣。這是形式上的遺憾,也是家庭電影的侷限了。

 

  granny06

 

好在,張袖雲女士飾演的可愛外省奶奶,真正扛起了整部片應有的情緒能量。跨越三個時代(小阿達、青年阿達、成家阿達),對孫子的關懷、對媳婦的愛恨、對兒子的懷念、對自己的壓抑,全部層次分明、絲絲入扣。90幾歲,第一次演電影,螢幕外的觀眾都會自動將自己最懷念的長者面容投射到她身上,演技之驚人,著實讓我肅然起敬!能有張奶奶當自己的奶奶,這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啊?

 

未觀之時,傳聞皆言十分催淚,今日一見不免有些失望。瞿友寧太溺於自己對家人的情緒,極力描繪奶奶、母親、妻子的傳承樣貌,卻也使阿達那份對電影的熱情,到了長大時就淪為角色背景,很難感受的到。對《親愛的奶奶》,我遺憾它的不足,也遺憾創作者的自溺創造出來的距離感。可能再多個十歲,有了更多的人生閱歷,我會更喜歡《親愛的奶奶》吧?

 

granny07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白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