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dandelions.jpg    

 

我不喜歡《幸福蒲公英》,因為它太正派、太說教,也太理所當然了。

 

這似乎是個人恩怨使然,我期待的並不單純只是個女孩成長的故事(而且因為朋友死亡而成長,這實在太普遍了),而是那些以孩童眼光去諷刺大人行為的瞬間。就算是一個女孩成長的故事也沒關係,可是這部片並沒有讓我看到女孩有更深入去了解她周遭的人事物。而創作者想要面面俱到,想深入到每個角色的複雜關係,結果多重觀點的作法並沒有為故事加更多分,反而更凸顯缺失的部分。觀點混亂、空洞單調,整部片就像蒲公英一樣輕薄,一吹就散,也沒有足夠的厚度可以支撐。

 

the_dandelions_03.jpg

 

首先,我實在不理解Rachel背書包睡覺的理由。這個在看過心理醫師後似乎是治好了,但一直都沒有好好解釋清楚,彷彿創作者只是要一個極度焦慮的女孩來開啓這個故事,並沒有太在意焦慮背後的原因。這是對自己怪咖家人的反抗行為嗎?還是只是個上學怕遲到的可愛習慣?她的焦慮到底是哪來的?我實在看不出來。

 

我記得有個片段讓我整個皺起眉頭。Rachel和Valerie在玩芭比,演繹了一段班導師和體育老師在廁所內玩四腳獸的戲碼給另外兩位公主系的女孩看。其中一位女孩笑倒在地,另一位則是哭泣,控訴說「你們都忘記我沒有媽媽嗎」。奇怪,有沒有媽媽跟性愛到底是什麼關係?再來,這位女孩也一直被老師補刀說你沒有媽媽,到底她是做了什麼需要別人一直去提醒她這苦澀的事實?我實在不懂。

 

THE-DANDELIONS-1.jpg  

 

或許創作者只是想表現童言無忌,讓「媽媽死掉」在小孩口中變成無傷大雅的玩笑話,如此可以加強最後Rachel體會到死亡的沈重、一夕長大的情形。可是我實在覺得那些玩笑太殘酷了些,女孩沒有媽媽到底是多痛苦的一件事?只可惜創作者沒有想要去寫這一塊,也不在乎的感覺。

 

於是,《幸福蒲公英》於我剩下的,就只有率性Valerie的波希米亞式家庭,以及爸爸小出軌,卻發乎情止乎禮的部分。有這麼一個不在乎世俗規範,一切都有可能的家庭,置身其中真的是很開心的一件事。後者則是讓這個家重新大和解的關鍵事件,我沒多大意見。只是爸爸待過集中營的成長就是要去珍惜身邊所有一切,所以讓他不會背對老婆出軌,這點關聯性,個人還是覺得牽強了點。「珍惜你的老婆別出軌」這等論述,不覺得也很說教嗎?

 

the_dandelions_02.jpg  
 

 

老實說,我覺得這部片只要把火力集中在Valerie和爸爸出軌這個事件就好,其他都不用描述太多沒關係。支線太多、人物太多,每個都想講清楚,結果就是貪多嚼不爛,也影響到故事主線的節奏。我不認為《幸福蒲公英》是個很好的改編作品,存在著太多片段式的支線,導致整個敘事都有觀點失焦的問題。但我卻很喜歡率性的Valerie口無遮攔開黃腔的樣貌,這也是另一種形式的純真,一個不管到哪都很樂觀,一下子看穿事物本質的觀點。如果能再更聚焦一點,譬如扣緊「死亡」這個主題,或許我會更喜歡也說不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白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