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frances_ha.jpg  

 

諾亞鮑巴赫的《紐約哈哈哈》,是個相當討人喜歡的作品。創作者將女性之間的情誼描述的相當細膩寫實,情感真摯動人。形式上致敬伍迪艾倫《曼哈頓》,剪輯方式也讓我想到法國新浪潮電影。選歌方面,每首歌都好聽到炸。說真的,實在找不到任何理由去討厭這部片。

 

法蘭絲和蘇菲一起念完大學就跑到紐約來逐夢,住在一起成為室友。一個在舞團實習,一個在出版社上班,兩人發展出濃厚的革命情感,很多夢想都要一起實現。合拍程度,兩人就像「不做愛的女同志情侶」一樣,彷彿連靈魂都互通,走到哪都膩在一起。可是好景不常,在法蘭絲為了蘇菲而拒絕男友同居的要求後,蘇菲碰巧也提出遷出的想法。經濟能力不好的法蘭絲無法負擔蘇菲和他人找到的精華區地段,兩人只好拆夥,沒想到友誼因此出現裂痕。

 

Frances Ha_3.jpg  
 

 

朋友易找,知音難尋。春秋戰國時期,晉臣俞伯牙在鐘子期往生,再也沒有人與他談論絲竹時,絕望的挑斷了琴弦,將心愛的寶琴給摔個粉碎。而法蘭絲沒有了蘇菲,故事整個就變成了「令人討厭的法蘭絲的一生」,主角再樂觀也無法抵擋現實的無奈。她到處尋求精神上的庇護,也遇到許多貴人,然而這些人都不像蘇菲一樣這麼了解她。她不禁開始吃起蘇菲室友和男友(後來變成丈夫)的醋,怨念深到兩人因此決裂,人生也變得一塌糊塗。在一段美其名尋找自我的遊蕩之後,兩個條線終於又再次交會。法蘭絲也發現到原來在蘇菲愛情事業兩得意的境遇下,原來也有脆弱的一面...。

 

我很喜歡創作者在片中的寫實觸感,姐妹淘天南地北的聊,那些台詞很貼近我們的日常生活,大大增加了觀眾的親切感。此外,剪輯上並不拘泥於保留完整的一場戲,而是想剪就剪,見好就收。像是許多過場的碎剪都是事件發生到一半就切走,或者比較重點的戲也是講到一句沒講完的台詞就切開,就好像是生命的某個片段「節錄」在劇情之中。一般的好萊塢商業片很難看到這種手法,卻是在新浪潮電影裡很普遍的。輕鬆、重點、點到為止,這也是整部片的調性這麼的輕盈有個性的原因。值得讓人好好學習!

 

Frances_Ha_2.jpg  

 

能夠找到個性相近又如此合拍的知心好友,有時比找到一個好情人更加難得。有時在愛情裡的委屈只能由好友來共同分擔,沒有算計沒有心機沒有利益交換只有最單純的友情,就像是法蘭絲和蘇菲之間的關係,過了多年後還是只要一個眼神就能溝通,這實在是很令人羨慕的一件事。

 

自然,這自始至終是個女孩成長的故事,紐約並不會常常是實現夢想的環境,有時還是非常冷酷現實的大都會。創作者沒有指點什麼「第一次找知音就上手」的說教撇步,一切都只是法蘭絲在擁有和失去的心情寫照。可是這些人生境遇,我們一定也有遇到的時候。分手、失業,繳不起房租,都市居大不易,古今多少人鎩羽而歸,或是在午夜夢迴時斷腸?法蘭絲的故事並不特別,最後的成功或許幸運使然,但是她燦爛的笑容與直率坦然的態度,我想就是《紐約哈哈哈》這麼貼近人心的因素。

 

Frances_Ha_1.jpg
 

 

許久不見黑白攝影了,果真別有一番風味。這個紐約就像巴黎一樣迷人,也如此映照著活在城市裡,懷抱夢想的所有人們。這是一部平凡的不凡,能讓觀眾漾出微笑的溫暖作品,而我是由衷的喜歡著。

 

 

 

 

主題曲 David Bowie - Modern Lov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白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