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60年前,有位年輕的小女生叫伊麗莎白蕭特。她懷抱著明星夢來到好萊塢,一心想成為影界紅星。諷刺的是,大紅大紫的卻是慘死的她。洛杉磯警局出動當時有史以來最龐大可觀的警網全力偵辦,後來卻不了了之。此案就是加州史上最惡名昭彰的黑色大理花懸案,據說令人髮指的程度影響了牽扯進去的任何人。

隨著時間的推移,黑色大理花的熱潮漸漸褪減。直到1987年詹姆士艾若伊寫出了黑色大理花一書,世人才對如此驚世駭俗的作案手法重新燃起興趣。艾若伊本身還因為此書開啟的L.A.系列被封為犯罪小說的大師級人物。2006年,第一部根據黑色大理花的電影上映,滿懷希望的觀眾進了戲院,卻為其中情節玄之又玄的處理方式驚愕不已,久久不能自己。

相信客倌已從剪輯傑出的預告對此案略知一二;那媚惑人心的配樂加上大理花死狀的震撼(腰斬放血被除臟,嘴角割到耳垂旁),足以讓任何好奇心旺盛的觀眾掏錢捐給片商。不幸的是小弟也是其中一員,更不幸的以為此片甚有得獎樣。直到上映的那一刻始頓悟,什麼奧斯卡?金球獎?根本是矇騙世人的假象!

原著小說被奉為經典,轉譯到大螢幕當然是件吃力不討好的差事。當時有請老匠布萊恩迪帕馬出馬,就是希望能用他繼承的希區考克風格拍攝。殊不知老匠老眼昏花,中風精神錯亂,把原本富有偵探意味、既暴力又色情的題材搞到樣樣玄疑。可憐的黑色大理花成為伸手不見五指的黑,黑到分不清東西南北。除了充分縈繞的玄,迪帕馬和編劇喬許費萊曼留給觀眾的,不過是主角糊裡糊塗的自白、糊裡糊塗的做愛、糊裡糊塗的領悟、糊裡糊塗的殺了兇手,結束。不是嗎?小說裡描述4位主角都有被大理花案影響,結果螢幕上竟然出現李(艾克哈特)莫名其妙的嗑藥發癲、凱(喬韓森)莫名其妙的抓狂發飆、杜威(哈奈特)莫名其妙的認真發憤、瑪德琳(史旺)莫名其妙的轉黑發春。差勁的連貫性把片子蹂躪成跳躍式敘述,根本不知所云。好不玄喲!

不是布景的錯,不是演員的錯,導演及編劇才應負起最大責任。影片前半根本看不到警察認真偵辦,長串的姓名地名只能硬塞腦袋;後半急轉直下,揭密速度可比邱異。結尾更是流於好萊塢一廂情願的浪漫主義:惡勢力消除,王子公主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懸案一詞到底為何而起?不知道。這還有臉自稱推理劇?達文西密碼還更通俗!

小弟竊思,大理花電影不必花錢去看,大理花小說可以多買。其被封為經典可不是鬧著玩的。畢竟伊麗莎白蕭特所代表的,就是好萊塢長久發展下來的扭曲現象:爭名逐利,出賣自己。值得讓紙醉金迷的現代人多一份省思。



黑色大理花 = 罪惡之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白蚓 的頭像
    白蚓

    幼部屋

    白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