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台灣的新聞媒體上看到真正的新聞,說真的是件困難的事。

台灣島上的新聞,不外乎是幾種類型。常見的政治口水、娛樂花邊、社會暴力事件、業配新聞…等等,讓台灣人的眼界小了許多。國人看不到墨西哥最近的地震、歐洲熱浪、世界糧荒的出現、國際重要會議等事情,卻總是在吃飯時間猛盯著電視,看著最近立法院誰又罵了誰,或哪邊又開始殺人放火,要不然就是鎖定政論節目,為了來賓吵來吵去而高血壓,以為自己很關心時事,但卻不知道這只是節目衝高收視率的手段而已。

台灣人每天都在看新聞。但所謂的新聞台淨播些無關緊要的垃圾,而且一段時間就開始重播,彷彿台灣島就只有這些東西。這有任何意義嗎?

之前上課,阿孝老師介紹了「公民新聞」。這些新聞是由部落客、網友們自行撰寫、拍攝、摘錄、推薦的新聞。可議的是,老師很強調網路媒體的串連力量,還舉出南韓總統,因為網友支持而當選的例子。沒錯,網路的確是個串連的好方法,但網路言論有沒有造假的空間?我覺得這是可以討論的。

老師的指定讀物,討論「什麼是新聞價值」、「如何製造新聞」,其中提出許多創造富有新聞價值的方法。包括舉辦活動時通知記者、跟記者們打好關係,或者勞師動眾創造話題…。其實就很像電影《自由大道》中,同志議員哈維丹特所採用的手法。當美國保守勢力通過法案,威脅同志族群如果出櫃就飯碗不保。在群眾的盛怒之下,哈維請助理帶領群眾遊行至政府辦公室,他自己偷偷溜去目的地,出現在群眾面前調停亂事。此舉登上各大媒體,不但增進哈維的名聲,也使大眾重視同志族群的聲音。哈維的舉動,包括了政治活動中的兩面手法,以及製造具有新聞價值的消息吸引注意。可見要得到知名度,要有政治實力,要讓大家知道你的聲音,就必須掌握媒體的力量。

不過許多時候,公益團體的聲音總是被埋沒。因為這些志工總是太忙著辦活動,沒時間或忘了找媒體來採訪。所以很多時候,好人好事的事件,大眾看不見。大甲媽祖繞境時,一堆媒體蜂擁拍攝繞境盛況。有多少信徒?如何祈求自己福祉?有誰有看到其實有另外一群隊伍跟在繞境隊伍後面,清掃滿地的垃圾?難道記者們都不知道還有這群人嗎?

〈腳尾米〉影片告訴我們,台灣媒體的報導,有些時候不經查證就會播出。更會在採訪時,直接指導受訪者做特定的動作,好拍到最有戲劇張力的畫面。「新聞造假」的事件,層出不窮。新聞媒體的假假真真,說不定閱聽人也搞不清楚了。

新聞記者難道真的都只會播造假的新聞嗎?我相信不會,然時勢相逼,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在每天截稿期限、裁員縮編、資訊氾濫等各種的壓力下,記者們有時會直接到警察局、立法院這些「新聞製造中心」,出事就可以報。對他們來說,這是比較容易的方法。至於「假新聞」、「網路新聞」等物,更不需要多少時間就能完成。台灣媒體這麼多,市場不大、能報的東西也不多,又不能讓版面、新聞時段開天窗,要怎麼去競爭?這就是看記者如何去挖到最多、最具話題性的新聞,供總編挑選後才刊登出來。在新聞製程中,被模糊了焦點。什麼是實事求是?什麼是道聽途說?什麼是真?什麼是假?全都分不清了。

指定讀物中提到的「抗議媒體報導的時機和方法」,就在解釋這方面的問題。內容講述其實新聞記者也是人,也會犯錯,不用為了區區小錯而耿耿於懷。只是在出現嚴重紕漏之後,一定要很有技巧的提醒媒體,理直氣和的提出指證。台灣媒體或許很多缺點,但其實這些缺點都是可以被改進的,只看閱聽人要不要去接受這些媒體的垃圾而已。

我們其實不用照單全收。拒看、只看信得過的新聞媒體,良幣驅逐劣幣,這是一種方法,積極參與媒體活動也是另一種方法。要知道,媒體怎麼報,最大的因素還是來自於讀者怎麼看。你的一念心,就有可能產生蝴蝶效應,影響我們的社會。增進自己應有的媒體素養,才是影響媒體的重要關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白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