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台北電影節受某部片的影響,一直在思考「什麼是電影」這個大栽問,不由得想到了去年這部金馬影展的作品。
二十世紀末到現在幾十年的時間,電影的數位化運動已經全然席捲了整個產業的運作模式。從上游到下游,產製到放映,消費與觀看,到人們的近用與再創作,這是一場回不去的全面啟動。可是對很多創作者而言,膠卷還是有他的魅力。在資源山窮水盡之際,膠卷是否還能絕地反攻?這真是個問題。
基努李維製作的《Side by Side》,其最珍貴就是從膠卷與數位的原理談起,綜合數位興起以來各個重要的轉捩點,逐一條列報告之餘,找來各個大導演、攝影師、剪接師等後製人員,正反意見並陳進行討論。畢竟背景在好萊塢,工業之精良得以對各種新技術做各種實驗與測試。然其對數位技術的發展源起與脈絡,私以為是不可多得且迫切的一次整理。
一開始改變的是後製,讓電腦特效技術逐漸改變電影的風貌。接著是獨立製片,逗瑪九五與DV的發明讓創作者得以朝向寫實的手持攝影邁進。喬治盧卡斯改變過去定格動畫的方式,大量運用數位攝影與電腦特效於《複製人全面進攻》,創造出尤達大師行雲流水的身手,並發出「膠卷已死」的豪語。從那之後,數位化的進程如火如荼地展開。美學上有《萬惡城市》的嘗試,技術上則各家開始競爭,越做越小解析度越高,還可以根據個別導演需求客製化。《貧民百萬富翁》得到奧斯卡,更被視為數位的一大勝利。卡麥隆的《阿凡達》世界一定要3D,又是數位技術進一步地發揮,更引發商業3D電影的熱潮。而數位化讓攝影機變便宜(主要是底片太貴),創作者能壓低預算或增加調度的彈性,學生製作更為寬裕、《28天毀滅倒數》一次出10機也沒有問題。
但是如克里斯多諾蘭之類的創作者,覺得數位再怎麼細膩還是空洞的,好比蠟筆和油畫之間的差別。數位化也改變了慣有的拍攝作息,不再有毛片沖洗與放映,而是即時監看,每個人都很多意見,攝影師現場的權力受到挑戰,連後製的調光師(MV產業出來的技術)都能操弄畫面。不再有換底片的休息時間,拍攝更密集演員更辛苦。底片的昂貴讓大家慎重行事,數位彈性更多是否意味著更隨便?拍攝3D等於要處理兩個畫面,製作時間又增加一倍,觀眾也不見得捧場,是否找自己麻煩?
為了保持作品放映的品質,戲院也跟著全面數位化。網路媒體的普及也讓電影增加了電腦與行動裝置的流通方式,大螢幕崇拜式的觀影經驗漸漸消失。數位化一路從後製席捲到拍攝、前置、映演、儲存等工作流程與現象,我們也一路都討論過了一遍。格式問題仍是數位最大的問題,近用與創作之容易也模糊經典與庸俗之間的界線。膠卷過了百年還能看,VHS、VCD等過時的格式現在卻播放困難。而大家都能拍電影,都能剪接都能調光畫質也棒棒了,可是在時間的淘選下又能留下多少?
好多好詳盡的討論,數位化的發展脈絡與優缺點一概清楚呈現,是一次非常棒的學習經驗。然而要說缺點,可能是這部片的創作者太專注於討論技術革新與否的問題,卻鮮少討論到究竟數位化帶給創作者什麼新的論述或美學的可能。我們知道手持攝影是數位化才蔚為風潮,但這又代表什麼?觀眾能更身歷其境?那敘事好不好、故事精不精彩就不重要了?
片中各訪談者似乎都輕描淡寫帶過這點,可能也必須進行文本分析才能個別比較。不過起碼這麼大這麼廣卻這麼重要的題目,終於有人得以來統整、討論。膠卷現在還沒消失,數位也還在萌芽期,電影還有什麼更不同的面貌,就待未來的創作者來訴說定奪了。
註:《全面啓動(Inception)》為「膠卷派」克里斯多夫諾蘭2010年之電影作品,而《星際大戰:絕地大反攻(Star Wars: Episode VI - Return of the Jedi)》則是目前投向「數位派」的喬治盧卡斯於1983年的知名作品。為呈現數位和膠卷之間的對話與抗衡,故以此為副標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