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要從前陣子的美江旋風和反多元成家遊行開始說起。
2013年末的台灣,多元成家法案吵的沸沸揚揚,尤以基督教聯合其他宗教組成的「台灣守護家庭聯盟(簡稱:護家盟)」最為反對。他們在11月30日號招近五萬人馬上街,主張「捍衛民法972,一同護家救妻兒」。遊行期間有支持法案者試圖進入對話,然後被帶著白色口罩的「糾察隊」圍起來。事後,這個的「違反行為自由」舉動沒意外的激起反彈聲浪,主辦單位亦試圖滅火。而基督教靈恩派牧師郭美江,也在遊行之後的餘波盪漾,開始因為她在台北純福音教會傳道的畫面,被炒作起來。
「同性戀是種網羅,巫術的權勢,是撒旦的詭計,會導致靈的轉移。」「你不要再跟他的網站有聯絡。」「燒毀!看我拿勝利寶劍,斷開鎖鏈!斷開魂結!斷開一切的牽連!」由於措辭激烈,又描述許多超自然現象(如沒來由的撿到鑽石),一時群情激憤,變成同志圈與網友們嘲弄的對象。佈道內容被剪成電音歌曲,日日更新,全台的年輕族群在臉書上瘋狂分享傳唱,儼然被捧成另一種同志icon,受封「鑽石天后、MC美江」。而此事件也令許多教派跳出來澄清,美江牧師的傳道「不純」,不應使用財富誘使人們認識信仰。
時至今日,美江牧師佈道慣用詞「燒毀!」、「斷開魂結」、「靈的轉移」...已成為網路流行用語,甚至年初《鋼鐵力士》的宣傳預告也有用過。卻也發現原本多元成家與反同的討論,在這個美江旋風之中漸漸式微了。
我一直以為,宗教本是勸人為善的。然在《遲來的守護者》,我一直想到這次的美江旋風,以及《黃金羅盤》Nicole Kidman的台詞:「他們知道怎麼做是最好的。」國片《原來你還在》探討了宗教背後的人性,不經意的觸及信徒信教的動機,來自於人心最深處的脆弱。換個角度看,教徒需要這些教義和規範,來幫助自己能夠站起來。宗教團體也需要這些東西,來維持信仰的秩序和純粹,創造一個最適合信仰的環境,為那些迷途的羔羊服務,引導他們至心靈的烏托邦。
麻煩的也在這裡。
Philomena年輕時未婚懷孕,被家人以有罪之身送至修道院,希望她能在修女的教導下改過自新。她產下一子,並在產後與其他未婚媽媽在修道院的洗衣房工作。結果院方竟強制將她的孩子賣給外人領養,事後她一再問起孩子的下落,院方一問三不知,宣稱資料已於大火中焚毀。50年來,Philomena不斷地回想起這段往事,想著她的孩子現在在何處,過的如何。她心疼的女兒找上剛失業、想寫本書東山再起的記者Martin,於是開啟了兩人萬里尋子的旅程。Martin動用他過去當記者所有的人脈,用盡一切方式幫Philomena找到她兒子。沒想到結果大大出乎意料之外,同時也讓Philomena陷入掙扎。她害怕兒子不認她,也害怕兒子過的不好,更害怕知道了兒子的境遇,反而衝突到自己一直以來的美好想像,於是反覆不定、出爾反爾,為了這趟尋子之旅增添變數。Martin也因為宗教觀、性格、教育程度上的不同,與Philomena多次產生口角。
片中,修道院窗戶的鐵竿,多次營造出「監獄」的意象。修女們嚴厲的態度,儼然成為獄卒般的執法者,強制剝奪少女們的人身自由和小孩的教養權。出乎意料的,Pilomena如此悲慘境遇,居然沒有因此放棄信仰,反而更加虔誠。看在無神論的Martin眼裡,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一件事。Philomena反駁Martin所謂「邪惡的修女」一說,宣稱修道院也有一些修女對她很好,不是所有人都這麼不近人情。旅程中她也抱持著人性本善的態度,彷彿仍是少女般的熱愛言情小說,與自視高級知識分子的Martin大相逕庭。是天真無知,還是大智若愚?我想不是二擇一這麼單純。
對於讓她懷孕的那個男人,Philomena的浪漫情懷溢於言表。「那時候我連陰蒂是什麼都不知道呢!」她心想這麼美好的事,一定是一種罪愆。於是逆來順受的隱瞞,去接納一切,心甘情願的去贖罪。暗自竊想,Philomena如此虔誠的重要原因,一部分也是為了她失散多年的兒子。她為兒子點燈祈福,三顧茅廬修道院,不想去怨恨任何人,大概也是知道都這麼久了,再恨也沒有用,不如讓自己放下,把自己的心照顧好。無知也是好處,畢竟是帶罪之身,至少可以想像離開的孩子在新家過的很好,不會跟著她受苦。
可是隱瞞也是一種罪,孰重孰輕?
我一直想到多元成家所引發的社會爭論。護家盟總是說他們愛這些同志,卻不容許同志破壞家庭價值,強調同性婚姻、多元成家等同於允許合法亂搞,會為社會帶來負面影響。Philomena的年代沒有這麼多議題,然未婚懷孕無疑和同志一樣,是「破壞家庭價值」,所以才會被修女們禁錮起來「修身養性」。「為什麼上帝賜給我們性慾,卻又要我們去抵抗它?」不管基督教或佛教都有強調禁慾的戒律,為的是驅除慾望帶來的煩惱與後果。可以理解,卻也發現這種心態時常落入恐性的範疇。因為是罪,所以不能去了解,也不能有所討論?如果不去討論也不去了解,只一味用恐懼訴求達成勸服,又怎麼能夠讓人坦然放下,遇到問題時知道該如何決策?性慾是很個人主義的東西沒錯,在強調集體規範的宗教團體裡頭,自然有可能成為顛覆的因子。可是用強硬的手段避而不談,這真的是最好的嗎?
反民法972大遊行,顯露台灣的保守勢力仍深厚根植。為什麼一到同志大遊行,大家都花枝招展上街做自己,開心狂歡享受當下,可是一遇到這些反同勢力,會為自己站出來的同志少之又少,大部份人選擇保持沈默,甚至自我解嘲?美江的反同言論有許多可議之處,可是一味的攻擊基督宗教,將信教者塑造成反智、未開化、迷信的形象,這是否真的公平,尤其對於那些有著虔誠信仰的同志而言?
這是立場問題,也是冤冤相報、仇恨無間的嘆息。Philomena最後為了自己、為了兒子選擇了原諒,卻也選擇讓憤恨不平的Martin出版她的故事,期望能夠拋磚引玉,鼓勵更多受害的女人可以為自己站出來。她沒有這麼做,我們也不會看到這麼精彩的電影,也不會感動於這麼真摯的故事。
是啊,故事,人總是愛聽故事的。這是個溫柔的反擊,也是對自己人生下的註解與紀念。不同於Martin Sixsmith的小說走向,電影劇本著重在描述Philomena的對於尋子方面的心境轉折,無形中也討論到我們面對宗教的問題。你能說那些修女很邪惡嗎?她們也只是在奉行教義,也認為這樣的安排才是最好的。你能說Martin追求真相就是正義?找到了真相,是否就找到真理?我不禁想起《誘.惑 (Doubt)》,三位個性迥異的神職人員對單一事件的不同解讀,讓真相和真理越辯越不明,引「誘」我們疑「惑」。而許多宗教也對「疑(Doubt)」避之不及,說這是會影響信仰堅定的罪惡。但我更相信《為巴比祈禱》所言:「有時疑惑會為你找到更大的信仰。」
我原本以為《遲來的守護者》看到最後,會發現男主角其實就是女主角兒子,幸好我錯了。整部劇情峰迴路轉,驚喜接著驚喜,超越我能有的所有想像,相當精彩!兩位演員的表演層次眾多,能量可觀。Alexandre Desplat英式風格的配樂典雅不失氣度,細膩可人。真要說可惜之處,我只覺得電影中對於那位兒子的塑造少了些。或許因為原著小說已經寫很多了,於是另辟蹊徑來改編。至少在敘事上低調開頭,慢慢開展人物角色的立體層次,並配合複合媒材的畫面使用,恰如其分和配樂一同燉出「Human Interest」的趣味和人文關懷意念,這點我滿喜歡的。
至於我們對於宗教的態度,我相信在看過電影之後,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