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作家東尼.庫許納(Tony Kushner)以近代劇場少見的格局氣魄,寫下這部震驚世界劇場、引起廣泛討論的史詩劇。故事表面上是描述幾位同志在世紀黑死病AIDS蔓延初期面臨的恐懼,與生離死別下的情感糾葛,但這絕不僅僅止於一齣同志劇而已。
我給予這齣戲高度肯定,是因為它是近半世紀來少見的、讓人醍醐灌頂,深具啟蒙意義的「政治劇」。雖然時空場景設定在雷根主政的美國八○年代,但是從幕啟時,猶太牧師對一東歐移民老婦之死的一番哀悼詞中,已經渲染出一個更大的故事背景,關於這個世紀的離散、背叛與壓迫。
他的同志觀點不是小情小愛,而是企圖切入歷史的真相。劇中五位男同志形成的不只是同志文化中,從陰柔到陽剛的性別光譜,更有多層的權力階級結構。這當中每一個人的膚色、宗教、職業、以至於HIV陰性陽性的健康狀態,都影響著角色的位階,同志王國裡看似惺惺相惜的共和假相亦被揭穿了。當劇中一位猶太裔同志發飆:「美國沒有天使,美國沒有精神的歷史,沒有種族的歷史,只有政治的歷史……」然而他的黑人「姐妹」立刻不以為然:「我的祖先是帶著腳鐐被奴隸船運來的,我在同志圈內是有色人種加變裝皇后,難道我們的被歧視、被壓制不算歷史?」姐妹二人當場翻臉。
族群中還有族群,情結中纏繞情結,分裂在這個看似多元的時代,時時上演。
在八○年代初、同志瀕臨滅絕的存亡之秋,庫許納創作此劇意不在物傷其類,而是在世界大戰的記憶已遠、人類社會進入高度開發新文明的時刻,他看到可怕的災難正緩緩降臨—— 不光是病毒絕症,而是政治權力的操弄帶來的腐敗氣息,亦如病毒般蔓延。
真正要領會這齣戲的精髓,勢必要對政治有所關心,尤其是對美國左派右派的較勁、人權民權抗爭的過程、冷戰與雷根主義有所認識。但是類似的政治戲碼又何患難求?庫許納對極右派的擔心有理,在二○○四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應可驗證。在國家赤字與反戰聲浪中,小布希的選舉操作令自由派知識分子髮指:他祭出了基督教,把同志婚姻不應合法化炒成了選戰焦點,國家於是在簡單的二分法下斷裂對立。
庫許納將副題名之為「一齣關於國家大事的同志幻想曲」(A Gay Fantasia on National Themes),竟然十年後同志議題果真分裂了國家,是否當年庫許納早已預見?
●
對諂媚的政治,粉飾太平的政治,唯利是圖的政治進行批判,在過去的文學戲劇中並不缺乏。然而人類的健忘與惰性,養成了自以為超越的譏諷冷漠,早已視前輩的道德倫理為老生長談,甚至是保守反動。但庫許納把政治看到了底處,將同志觀點帶領到了一個畫時代的分水嶺,更讓一般人透過同志觀點的披露揭發,重新解讀政治行為與權力鬥爭。
而《美國天使》的企圖還不僅於此,作者將人類在地球上的紛擾,對應了臭氧層的破裂,以此一自然天象暗喻地球也如同免疫系統被攻破的病人,庫許納果然預言了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天災人禍頻傳的黑暗來臨?
此外,庫許納更把猶太教、基督教、摩門教置於一爐,以他們在歷史上受過的迫害,襯托同志族群的憂患,強化了他以同志觀點解構歷史真相的說服力。希特勒的種族屠殺先由政治操縱為其鋪路,而同志面對雷根政府在AIDS蔓延初期採封鎖冷漠回應,發出孤絕哀鳴,亦是政治與意識形態攜手造成。猶太教、基督教、摩門教在遭受迫害的過程中,都曾有過大遷移之舉。庫許納以三教藉以重生的「旅程」,暗喻同志「出櫃」亦是同樣艱辛流離的一種遷徙與流放。《美國天使》不光只有充沛的批判熱力,更處處暴發類似驚人的文學想像!
《美國天使》還有一點深受到矚目,那就是主人翁羅伊.康(Roy Cohn)是真有其人,一般美國民眾對他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在五○年代,他年少得志,在有名的「抓巫婆」政治行動──「不愛美國調查委員會」(The House Un-American Activities Committee) 中擔任要職。以共和黨參議員麥卡錫為首(Joseph McCarthy),羅伊.康與調查局局長胡佛(J. Edgar Hoover)為其左右手的三人幫,除了打擊左派分子,更對同性戀加以威脅迫害。
但事後最令人震驚的發現則是,這三人皆為同志,羅伊.康並在一九八六年因愛滋病過世。美國戰後最動搖國本的一項政治鬥爭,竟由三位隱藏櫥櫃的「櫃」中密友策畫執行,這個日後被揭發的事實,完全改寫了許多人以往對政治的解讀,更是嘲諷了許多男異性戀者對「權力=陽剛崇拜」的盲目。這個權力核心以法西斯的偏執包裹男同志情慾,真不是能用一般單純的意識形態可一言以蔽之!
劇作家庫許納便以此線索發展出《美國天使》的骨架,以羅伊.康為中心牽出數條虛構的故事。羅伊.康暗戀手下,英俊已婚的摩門教徒喬,而喬亦是隱瞞自己性向的同志,妻子哈玻在這個謊言構成的婚姻中不知所措,終於罹患嚴重憂鬱症。喬在辦公室廁所邂逅路易斯,後者男友普來爾染愛滋,路易斯在恐懼與歉疚中決定與普來爾分手。被拋棄的普來爾在孤獨病中開始聽見天使召喚:愛滋病者乃是上天使者,要為這個世界帶來重要消息……
●
而這個重要訊息是什麼呢?十幾年前在美國百老匯初看此劇時,心折於劇作家滔滔不絕的才情,反覆咀嚼後,更感動於庫許納批判與寬容兼具的心胸。
注意英文劇名中的天使是複數,所以劇作家所指絕非從天而降的那位天使角色而已。劇中七位角色,其實都互為彼此的天使。天使並不一定就是福音與愛的化身,天使有憤怒也有悲情,重點就在於每個角色在孤獨恐懼中盲目摸索,但是當彼此交會之際,他們都企圖為對方、或為自己找到救贖的可能性。即使是反派的羅伊.康彷彿是撒旦的象徵,但不要忘記撒旦也曾是天使,因野心遭貶懲不得翻身後,矢志與上帝為敵。羅伊.康對喬大力拔擢,雖仍不脫權力布局的野心,但卻也是混合了父愛與情慾的真性情流露。
庫許納對羅伊.康之死在舞台上並未刻意醜化,被溜進病房偷藥的路易斯目睹時,他亦不敢相信一代梟雄就這樣平靜地走下舞台。庫許納顯然想提醒我們,寬容與和解勝過替天行道,悲情控訴不如前瞻「重建」。即使大結局的樂觀在事隔十年後,不免讓我們有些惆悵,愛滋仍無疫苗,宗教族群衝突不斷,但是庫許納以一部作品之力,挑戰了幾世紀來對權力、性別、歷史的僵化觀點,不正已從黑暗、仇恨中跨出了第一步?
一切的仇恨都根源於無知、一切的政治操弄都隱含著恐懼。當劇中羅伊.康被醫生告知已染愛滋時,庫許納寫出了一段令人拍案的精采台詞,如果把其中「同性戀」字眼換成任何一個弱勢團體,這段台詞可以更廣義地被詮釋為骯髒政治的最高指導原則:「同性戀不是跟男人上床的男人。同性戀是白忙了十五年仍不能讓反歧視法過關的那群人。同性戀是見不到大人物、大人物也不想見的一種人。」在這些每天呼吸權力春藥的政客眼中,扭曲與煽動無非唯一他們可相信的真相。但是他們如此的恫嚇他人與掩護自己,難道不是透露著他們一定有(自認為)不可告人的把柄?在杯弓蛇影中自欺欺人、自作自受?相反地,普來爾原本被愛人遺棄,身心受創而自怨自艾,在一般人(或羅伊.康)的價值觀中大概就是最低等的了。但是普來爾反而在接受了「使者」的任命後,成了全劇中一股前進的力量,他再不需要隱藏自己,更反諷的是,羅伊.康死得孤孤單單,竟只有來偷藥的路易斯為他祝禱。
《美國天使》打破了我們以為政治權力莫測高深、而對之心存的敬畏。其實就是躲在陰暗處的人,在覬覦他們從無法抬起頭欣賞過的彩虹罷了! ●
我給予這齣戲高度肯定,是因為它是近半世紀來少見的、讓人醍醐灌頂,深具啟蒙意義的「政治劇」。雖然時空場景設定在雷根主政的美國八○年代,但是從幕啟時,猶太牧師對一東歐移民老婦之死的一番哀悼詞中,已經渲染出一個更大的故事背景,關於這個世紀的離散、背叛與壓迫。
他的同志觀點不是小情小愛,而是企圖切入歷史的真相。劇中五位男同志形成的不只是同志文化中,從陰柔到陽剛的性別光譜,更有多層的權力階級結構。這當中每一個人的膚色、宗教、職業、以至於HIV陰性陽性的健康狀態,都影響著角色的位階,同志王國裡看似惺惺相惜的共和假相亦被揭穿了。當劇中一位猶太裔同志發飆:「美國沒有天使,美國沒有精神的歷史,沒有種族的歷史,只有政治的歷史……」然而他的黑人「姐妹」立刻不以為然:「我的祖先是帶著腳鐐被奴隸船運來的,我在同志圈內是有色人種加變裝皇后,難道我們的被歧視、被壓制不算歷史?」姐妹二人當場翻臉。
族群中還有族群,情結中纏繞情結,分裂在這個看似多元的時代,時時上演。
在八○年代初、同志瀕臨滅絕的存亡之秋,庫許納創作此劇意不在物傷其類,而是在世界大戰的記憶已遠、人類社會進入高度開發新文明的時刻,他看到可怕的災難正緩緩降臨—— 不光是病毒絕症,而是政治權力的操弄帶來的腐敗氣息,亦如病毒般蔓延。
真正要領會這齣戲的精髓,勢必要對政治有所關心,尤其是對美國左派右派的較勁、人權民權抗爭的過程、冷戰與雷根主義有所認識。但是類似的政治戲碼又何患難求?庫許納對極右派的擔心有理,在二○○四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應可驗證。在國家赤字與反戰聲浪中,小布希的選舉操作令自由派知識分子髮指:他祭出了基督教,把同志婚姻不應合法化炒成了選戰焦點,國家於是在簡單的二分法下斷裂對立。
庫許納將副題名之為「一齣關於國家大事的同志幻想曲」(A Gay Fantasia on National Themes),竟然十年後同志議題果真分裂了國家,是否當年庫許納早已預見?
●
對諂媚的政治,粉飾太平的政治,唯利是圖的政治進行批判,在過去的文學戲劇中並不缺乏。然而人類的健忘與惰性,養成了自以為超越的譏諷冷漠,早已視前輩的道德倫理為老生長談,甚至是保守反動。但庫許納把政治看到了底處,將同志觀點帶領到了一個畫時代的分水嶺,更讓一般人透過同志觀點的披露揭發,重新解讀政治行為與權力鬥爭。
而《美國天使》的企圖還不僅於此,作者將人類在地球上的紛擾,對應了臭氧層的破裂,以此一自然天象暗喻地球也如同免疫系統被攻破的病人,庫許納果然預言了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天災人禍頻傳的黑暗來臨?
此外,庫許納更把猶太教、基督教、摩門教置於一爐,以他們在歷史上受過的迫害,襯托同志族群的憂患,強化了他以同志觀點解構歷史真相的說服力。希特勒的種族屠殺先由政治操縱為其鋪路,而同志面對雷根政府在AIDS蔓延初期採封鎖冷漠回應,發出孤絕哀鳴,亦是政治與意識形態攜手造成。猶太教、基督教、摩門教在遭受迫害的過程中,都曾有過大遷移之舉。庫許納以三教藉以重生的「旅程」,暗喻同志「出櫃」亦是同樣艱辛流離的一種遷徙與流放。《美國天使》不光只有充沛的批判熱力,更處處暴發類似驚人的文學想像!
《美國天使》還有一點深受到矚目,那就是主人翁羅伊.康(Roy Cohn)是真有其人,一般美國民眾對他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在五○年代,他年少得志,在有名的「抓巫婆」政治行動──「不愛美國調查委員會」(The House Un-American Activities Committee) 中擔任要職。以共和黨參議員麥卡錫為首(Joseph McCarthy),羅伊.康與調查局局長胡佛(J. Edgar Hoover)為其左右手的三人幫,除了打擊左派分子,更對同性戀加以威脅迫害。
但事後最令人震驚的發現則是,這三人皆為同志,羅伊.康並在一九八六年因愛滋病過世。美國戰後最動搖國本的一項政治鬥爭,竟由三位隱藏櫥櫃的「櫃」中密友策畫執行,這個日後被揭發的事實,完全改寫了許多人以往對政治的解讀,更是嘲諷了許多男異性戀者對「權力=陽剛崇拜」的盲目。這個權力核心以法西斯的偏執包裹男同志情慾,真不是能用一般單純的意識形態可一言以蔽之!
劇作家庫許納便以此線索發展出《美國天使》的骨架,以羅伊.康為中心牽出數條虛構的故事。羅伊.康暗戀手下,英俊已婚的摩門教徒喬,而喬亦是隱瞞自己性向的同志,妻子哈玻在這個謊言構成的婚姻中不知所措,終於罹患嚴重憂鬱症。喬在辦公室廁所邂逅路易斯,後者男友普來爾染愛滋,路易斯在恐懼與歉疚中決定與普來爾分手。被拋棄的普來爾在孤獨病中開始聽見天使召喚:愛滋病者乃是上天使者,要為這個世界帶來重要消息……
●
而這個重要訊息是什麼呢?十幾年前在美國百老匯初看此劇時,心折於劇作家滔滔不絕的才情,反覆咀嚼後,更感動於庫許納批判與寬容兼具的心胸。
注意英文劇名中的天使是複數,所以劇作家所指絕非從天而降的那位天使角色而已。劇中七位角色,其實都互為彼此的天使。天使並不一定就是福音與愛的化身,天使有憤怒也有悲情,重點就在於每個角色在孤獨恐懼中盲目摸索,但是當彼此交會之際,他們都企圖為對方、或為自己找到救贖的可能性。即使是反派的羅伊.康彷彿是撒旦的象徵,但不要忘記撒旦也曾是天使,因野心遭貶懲不得翻身後,矢志與上帝為敵。羅伊.康對喬大力拔擢,雖仍不脫權力布局的野心,但卻也是混合了父愛與情慾的真性情流露。
庫許納對羅伊.康之死在舞台上並未刻意醜化,被溜進病房偷藥的路易斯目睹時,他亦不敢相信一代梟雄就這樣平靜地走下舞台。庫許納顯然想提醒我們,寬容與和解勝過替天行道,悲情控訴不如前瞻「重建」。即使大結局的樂觀在事隔十年後,不免讓我們有些惆悵,愛滋仍無疫苗,宗教族群衝突不斷,但是庫許納以一部作品之力,挑戰了幾世紀來對權力、性別、歷史的僵化觀點,不正已從黑暗、仇恨中跨出了第一步?
一切的仇恨都根源於無知、一切的政治操弄都隱含著恐懼。當劇中羅伊.康被醫生告知已染愛滋時,庫許納寫出了一段令人拍案的精采台詞,如果把其中「同性戀」字眼換成任何一個弱勢團體,這段台詞可以更廣義地被詮釋為骯髒政治的最高指導原則:「同性戀不是跟男人上床的男人。同性戀是白忙了十五年仍不能讓反歧視法過關的那群人。同性戀是見不到大人物、大人物也不想見的一種人。」在這些每天呼吸權力春藥的政客眼中,扭曲與煽動無非唯一他們可相信的真相。但是他們如此的恫嚇他人與掩護自己,難道不是透露著他們一定有(自認為)不可告人的把柄?在杯弓蛇影中自欺欺人、自作自受?相反地,普來爾原本被愛人遺棄,身心受創而自怨自艾,在一般人(或羅伊.康)的價值觀中大概就是最低等的了。但是普來爾反而在接受了「使者」的任命後,成了全劇中一股前進的力量,他再不需要隱藏自己,更反諷的是,羅伊.康死得孤孤單單,竟只有來偷藥的路易斯為他祝禱。
《美國天使》打破了我們以為政治權力莫測高深、而對之心存的敬畏。其實就是躲在陰暗處的人,在覬覦他們從無法抬起頭欣賞過的彩虹罷了! ●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